指導老師:上德下真法師 上德下如法師
時間:102年5月15日下午2:00~4:00
[改過修善災消福來﹣太上感應篇講記擷要]
指導老師導讀
【見他色美,起心私之。】
古人講:萬惡淫為首,百善孝為先。」〈禮記﹣儀禮〉中規定:男女五歲不同席。為什麼?防微杜漸。註解引佛語:「人於世間,不犯他人婦女,心不念邪僻,從是得五善。」一、他可以保住自己的財富。二、他守本份,守規矩,不怕縣官。三、他不畏人,因為他的心行正大光明。四、他命終得生天上,玉女作婦。五、他從天上下生人間,多端正婦。
佛又說:「人於世間淫佚,犯他人婦女,從是得五惡。」一、家世不和,財產流失。二、犯法行為,受法律制裁。三、自欺欺人,身心不安。四、來世果報,死入太山地獄,千萬億年才能出離。五、出地獄後墮畜生道。果報悽慘、苦痛,說之不盡。
【負他貨財,願他身死。】
「負」是欠的意思,借他人器用,而無償還之意,屬偷盜的業行,就是盜心。還希望別人早死,罪過就更大了。
【干求不遂,便生咒恨。】
「干求」指一切大小事,所指範圍很廣泛。「不遂」指沒有達到目的。求人幫助,對方沒有滿足他的願望,就憎恨、咀咒對方。這是造下罪業。縱然不得以而求人,人家肯幫助,自己心存感激;人家不能幫助,也是人家的本份,自己決不能有怨恨之心。
【見他失便,便說他過。】
「失便」指人遭遇到困難、挫折。此時談論他的種種過失,多數是無中生有,是猜測、推想,是冤枉人。天下之事境,本來敗易而成難。
【見他體相不具而笑之。】
「體相不具」指殘障人士,他們已經很不幸了,有的人不但不幫助,不扶持,反而譏笑;這種罪業很重,將來必定得「體相不具」的報應。
【見他才能可稱而抑之。】
這類過失大多出於嫉妒心態。障礙他人,雖可得一時之快意,但將來的果報苦不堪言。
改過一定要落實,過去障礙別人弘法、眨抑他人才能。現在後過來讚歎他,請轉法輪,請佛住世,盡心盡力護持他。才是真懺悔、真回頭。
【埋蠱厭人。】
這是損人不利己的事。凡是養蠱、放蠱害人,都是很重的罪業。
而且最後會反過來傷到自己。
影片賞析
今天為同學再介紹一段虛雲老和尚出家前後的紀事。了解作一個出家人並不容易。有凡人想像不到的吃苦。出家人有嚴格的戒律,了解及遵守實行是對每一個出家人的考驗。
另一段影片是「感動中國人物」周月華的殘障行醫之路。周月華是一位天生腿疾不良於行的醫生,一個因緣遇到艾起,從此承擔了背著她到處行醫的生活;結婚後,周月華背著醫箱,艾起背著周月華,就這樣一步步的在村莊中走出行醫的路,他們的故事,深刻傳達出「被人須要是一種幸福的感覺」。
法師結語
修行人要成就要定慧等持,「定」即是放下,「慧」是看破,「定」成就,「慧」就開了,才能有長足的進步。心裡面「阿彌陀佛」一心不亂,佛號隨時提起,是定心定慧。觀一切因緣所生,如露如電,勿執著。調習氣很難,一定要克服。
福德與功德不同,功德是對一切眾生無求回報的付出,譬如:為人演說的法布施。福德是個人增上戒定慧的資糧,如:財布施。
不是真正能夠幫助他人,就不要去打探他人隱私之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