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導老師:上德下真法師 上德下如法師
時間:102年5月8日下午2:00~4:00
[改過修善災消福來﹣太上感應篇講記擷要]
指導老師導讀
【乘威迫脅,縱暴殺傷。】
這是「仗勢欺人」。古聖先賢教導人,在有權力、地位時,要修福、積德;古語說:「公門內好修行」,利用權勢做好事。如果不懂得這個道理,造作的罪業就是地獄的果報。
【無故剪裁,非禮烹宰,散棄五穀,勞擾眾生。】
不愛惜物力,浪費資源。「剪裁」指做衣服,「烹宰」指飲食。一般人認為這是小事,微不足道。節儉就是要從穿衣、吃飯之類的小地方學起、做起。佛教導我們:「食存五觀」。每天吃飯時,要觀想:一絲一縷、一茶一飯,得來不易,我們應當惜福、感恩。節儉是美德也是性德。
【破人之家,取其財寶。決水放火,以害民居。】
這幾句是講「顯橫之惡」。「顯」是明顯,「橫」指以暴力欺負別人。
世間芸芸眾生,各人的際遇不同。有的人一生過得很幸福,家庭美滿,事業順利;有些人一生都不如意,災禍綿延不斷,困苦不堪。同樣是人為什麼差別如此之大?因為各人所造的業因不同。「不平等」不是由他人決定,而是自己過往的業因所造成。
【紊亂規模,以敗人功。損人器物,以窮人用。】
「規模」就是制度、規矩。現在有些人成為「特權階級」,依權仗勢,破壞規矩,開啟惡例,重則使國家法令不能執行,團體規章形同廢紙。
【見他榮貴,願他流貶。見他富有,願他破散。】
這一段講「陰藏之惡」。註解說:「凡人榮貴,皆非偶然,皆其昔有善緣,夙植德本。更其祖宗積德,乃能如是。見之者,當起追慕之心,非慕其榮貴,實追慕其前修也。」
命運從那裡來的?命運是自己所造善惡業的果報,是自作自受。明瞭事實真相的人,無論享福還是受罪,心中都很平靜,不會怨天尤人。
影片賞析
「一念瞋心起 百萬障門開」淨空老和尚開示忍辱的功德。「不持戒 不能忍」你修的福報到那去了?瞋恨使人惹禍,與傲慢、嫉妒連成一氣,家破人亡,一生破逆。瞋恚要用忍辱來對治。「忍讓、謙讓、禮讓」是性德。要覺悟,不能迷惑。
「一缽千家飯 孤僧萬里遊」虛雲老和尚一生行腳蓋廟多處,感動人心。虛雲老和尚欲報父母恩,從菩陀山三步一拜, 拜到五台山朝聖,經過多少風霜雨淋,為報父母恩。世間榮華富貴,如過眼雲煙,如水中月、鏡中花,沒有一樣能恆常擁有,只有行善修福的業能帶走。
法師結語
從小要樹立學習的榜樣,學習淨空老和尚與虛雲老和尚所持行的孝道。世出世間對大孝的定義不同,佛陀教導弟子,以眾生為自己的父母。學佛弟子更要好好孝養年老父母,勿使其孤單的寄放在養老院。
尊重佛陀的遺教,以戒為師,嚴守戒律,才能成就。要特別修持,學忍辱工夫,息貪、瞋、癡才會清業障。一切法因緣所生,空無自性,故別人的羞辱,一切法自性本空,不用放在心上。
修忍辱先學定,才能去貪、瞋。調飲食,才不會昏沉、掉舉。放下對自己身體的執著,勿太珍惜,不要貪著外在的色身。人均免一死。珍惜道,珍惜法,勿執自身口欲,規律的生活,睡眠安適,調整身心,改習氣、改心。老和尚開示:清淨心是最佳養生之法。花最少的時間,用簡單的方法,在日常生活中實現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