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地藏淨宗學會『孝廉講堂』念佛;弟子規;黃柏霖;地藏,占察懺;2016萬人念佛
 
 
::::::講堂新聞/公告:
分享到MURMUR分享到FB分享到噗浪分享到twitterDel.icio.us  
     
  課 程:太上感應篇2013.04.10

指導老師:真法師  如法師

時間:102年4月10日下午2:00~4:00

[改過修善災消福來﹣太上感應篇講記擷要]

指導老師導讀

【以惡易好,以私廢公】

「以惡易好」遇到好的總要自己佔有;把次一等的,不好的,推給別人。註解舉例:「以惡易好,如鐵易金,石易玉。」

    註解引禪宗四祖一段話:「境緣無好醜,好醜從心起。心若不強名,妄情從何起。」修行人的心中如果還有好醜、好惡,是煩腦現前。

「以私廢公」也是非常普遍的現象,有的人一旦有了一點地位,權勢,就盡量來謀取私利。收受賄賂,依佛法是犯盜戒。

「以私廢公」是完全顧慮到自己的利益,自己的方便,不顧大眾,自己多一分方便,大眾就會受一分損害。如果願意學佛、作佛,就應該把眾生擺在第一位,一切為眾生,捨己為人,連活在世間都是為眾生。

【竊人之能、蔽人之喜。】

「竊人之能」是偷竊。註解舉例:「竊人之文,以為己作」冒別人功勞之事,古今中外都有。這是自欺欺人。

【形人之醜,訐人之私。】

註解說:「人之醜行,所謂言之辱而不可聞於人者也。爾乃形容暴露之,則厚道既傷,陰騭隨損矣。」古德講:修行人最大的忌諱,就是說別人的好醜。一切世事與自己不相干的,「口不可說、心不可思,但口說、心思,便是昧了自己。」「昧」是指昧良心。一位修行人的道業,能不能成就,口業是關鍵,喜歡說別人的過失,喜歡打聽別人的隱私的人,絕不是修行人,而是三途的人。六祖大師說:「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。」是沒有閒暇過問行人的過失、

【秏人貨財、離人骨肉、侵人所愛、助人為非。】

「耗人貨財」尤其是秏費道埸常住物,加倍折福。浪費最折福,「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。」如果不惜福,任意糟蹋,隨便濫用,福報就會提早耗盡。社會上許多老年人貪窮困苦,多是因為他年輕時,過度耗費福報。當我們年輕有能力時,如果不去照顧老人,到自己年老時,就不會有人照顧自己。如果我們肯用財力幫助老人,到自己衰老時,也會有人以財力幫助我們。

「離人骨肉」指挑撥是非,破壞他人的家庭,破壞團體,破和合僧,屬五逆罪。看到別人有所喜愛,就生嫉妒,不擇手段地去奪取,都屬於「侵人所愛」。

「助人為非」是成人之惡,古德教導我們,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惡。幫助人為非作歹,屈於大惡,果報在地獄。

【逞志作威,辱人求勝。】

註解說:「君子正直律己,和惠待人,人自畏而愛之」。佛法講得更詳細:三福、六和、三學、六度等教學科目都離不開「正直和惠」。

六和的第一條是「見和同解」。各人堅持各自的想法,見解永遠不能相同。真正覺悟的人,「見」才能「同解」。

要「和惠待人」。君子無論與什麼人相處,絕不能違背六和、六度,處處要學謙虛,要學忍讓,不能與人相爭。現代社會提倡「競爭」這兩個字太可怕,彼此互相競爭、互不相讓,社會豈能不亂?當今「和平」變成了口號、幌子。

印度教的「和平祈禱」有三層和平。一、祈求人與人和睦相處。二、祈求人與自然環境和睦相處。三、祈求人與天地神明和睦相處。

「辱人求勝」指刻意侮辱別人,以抬高自己。註解說: 「苦動逞威稜,即有攝服,而人不懷德,何以居人上乎?」一位成功的領導人,必定非常謙虛,懂得忍讓,以禮待人。聖賢對眾生最基本的教導,幾乎是相通的。

儒家講「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」。佛家講五戒,天主教、基督教的新舊約講十誡。由此可見世出世間聖賢教化眾生的總原則、總綱領,都是相同的。佛法講得尤其透徹,將所以然的道理解釋清楚了,讓我們深信不疑。

影片欣賞

香港貧民問題:「無依」人老了無依,何其可憐,衣、食、住無著,辛苦過日子。

劉素雲老師開示,佛法就是「放下」而已,是人心纏縛著境緣,非境緣縛著你;為何自己背著一堆包袱,而束縛自己,放下吧!阿彌陀佛!

法師結語

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,多聽經聞法,孝敬師長、父母,修六合敬,人與人相處和平相處,對於病苦,以酬業想,安然承受。

布施是以放下的心去做,無所求、至於布施的人,騙我們,也釋然,以還債想,一切釋然。

兒孫自有兒孫福,不要不捨、留戀,否則很難往生。

     
  返回目錄  
 
 
台北地藏淨宗學會『孝廉講堂』 服務信箱:[email protected] 講堂地址:新北市汐止區康寧街169巷23號12樓
台北地藏淨宗學會『孝廉講堂』念佛;弟子規;黃柏霖;地藏,占察懺;2016萬人念佛
開放念佛時間:星期一至星期五09:00-13:30 講堂電話:02-2695-3292 講堂傳真:02-2695-9218
孝廉講堂行事曆 台北地藏淨宗學會『孝廉講堂』 講堂位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