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導老師:上德下真法師 上德下如法師
時間:100年8月3日下午1:30~4:00
[人間至情-念親恩]
影片欣賞
十七歲的秘密-陶星的故事
湖南岳陽三中一名學生,每天下課即飛奔離挍,稍後又氣喘吁吁的回校上課,此一不尋常的舉動,引起細心的導師張老師的關切,經過私下探訪,發現了這個十七歲的男孩陶星的秘密。
陶星十四歲時父親生病過世後,自此少年的他擔負起照顧聾啞又智障的母親。他為了能照顧母親的生活又不想放棄學業,就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小屋子,每天安頓好母親才到校上課,又利用課間短時間跑回去探視,每天親手為母處理各項生活上的衣食諸等瑣事,還包括母親生理期的護理。
陶星就像是個大人全心照顧著像小孩子的母親,因為母親的無知,常會打擾到鄰居,陶星常為此向鄰居們道歉,他說把道歉當習慣就成了,一點不在別人怎麼樣想。
難得的是陶星並沒有疏忽他的功課,依舊保持優異的成績。學校老師和鄰居都被他的作為深深感動,大家都很願意對他們母子伸出援手,藉由媒體的報導陶星的故事更引起大家的注意,他確一點不以為意,說自己是平凡的人,其實把平凡的小事做好就不平凡了。
陶星在電視台的節目中寫下對母親的心願,就是簡單的幾個字「祝你早日康復幸福一輩子」,單純的心聲表現出對母親深刻的情感,更讓觀眾為之動容。
指導法師開示
◎佛陀在當世如何救度父親
淨飯王重病,眾大臣召群醫診治無效,三王弟來探詢有何掛念的心事,知其思念王子悉達多及阿難、難陀、羅候羅、等出家的眾子孫,當年子侄等人與釋迦族五百子弟一同跟隨悉達多出家。
三王弟發出「知眾生心思 能知父心否?」的心意,為佛陀得知,故而帶眾等一同回來探望病危的父王,佛陀至誠的向父王稟報,道德純備的人,請勿憂愁,子孫等均已證得聖果,父王握佛陀之手,安心含笑而逝。
《增一阿含經》云:
時世尊告諸比丘,如來出現世時必當為五事,云何為五:一者 當轉法輪;二者 當度父母;三者 無信之人立於信地;四者 未發菩薩意者當發菩薩心;五者 當授將來佛決。若如來出現時當為此五事。
學員心得分享
索師姐分享:
父母對子女恩重如山,為人子女,所做的事都是盡本份,從來不覺得是在報恩。
回想父母均出生於舊時代的大家庭,他們童少年時期過著富裕的生活;惜因戰亂的紛擾,倉促從軍來台後,參與了這一段共同困頓的生活。因為父親非科班出身,在軍中階級不高,以有限的薪資養育我兄弟姐妹四個和祖母;兒時的我們並不懂父母如何為生活奔波,今天以這個機會仔細回想父母對我的恩情,真是不勝枚舉,謹舉三件記憶中特別深刻的與同學們分享。
一、比黃金還貴的麻疹疫苗-記得在我十一二歲時,鄰居一位大姐姐懷孕待產,感染到痲疹差點母子喪命;父親非常憂心我這個尚未出過痲疹的長女;適時痲疹疫苗剛上市,價格昂貴得非父親微薄薪資所能負擔,但是父親毅然商請醫官同事設法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購得,為我注射了這珍貴的救命疫苗,而我也得以在成年婚後平安的生下一兒一女。
二、父親有高血壓,但仍盡力獲取加班機會,以求得額外收入,可為兒女買些水果吃,父親很辛苦的扛個大西瓜從門前的坡路走回家,留給我們很深的印象;當時物資缺乏,有點西瓜香蕉吃就非常幸福了,這些可能都不是現在小孩所能想像的。
三、生活雖然清苦,但是我我們都受了相當教育,想起當年父母為了籌措學費,費盡心思,母親打會、借貸、找親友周轉。並且在家做家庭代工,我們兄妹在課餘也儘量幫忙,當然最重要的是用功讀書獲得獎學金一起還債。
父母孝順奶奶,給我們良好的榜樣,讓我養成敬老,從不頂嘴的習慣;上班後的薪水都原封不動的給父母,自己留一點加班費,做為車錢,算是對父母一點回饋。
父親在50多歲中風,半身不遂,生活重擔落在我身上,照顧病院的父親,安慰驚慌的母親;我現在回想起要懺悔的是當時年輕,沒有同理心,也曾因勞累起瞋心,未好好照顧父親;父親往生後也還不懂得為父親助念。所幸母親現在87歲,身體健朗,是我的安慰,我儘心教母親念佛,一起學習感恩。學習不造口業,學習如何活著往生極樂。
高師姐分享:
小時候住四合院,生活過得去,父母忙著生計,兒女只要會念書,家中一切事不用管,真是幸福。
回憶往事有一件事非常懺悔,有一次父母親出去玩,晚上九點多才回來,原因是出車禍母親腳斷了,可是我當時非常生氣,埋怨母親不小心出車禍,害我要自己料理家事;現在非常自責,為何當時非但沒心疼母親反而怪他,太無知又自私了吧!現在每想到此事即對母親懺悔一次,心情才能平復些。
母親常輕描淡寫的對人講 50歲生日女兒送我什麼,60歲送我什麼,70歲送我什麼,真讓我汗顏,這是我的一點孝心讓母親感動嗎!好在有這一點孝心。尤其是學弟子規後,知道孝順父母要及時,也要勇於表達;回家後幫母親泡腳,母親開心的說:謝謝! 我心中充滿溫暖。
自己學佛,教母親學佛,同一信仰,好窩心,自己存資糧也要讓母親得到往生的資糧,一點關心語,一個小動作,母親就好高興了;只求心無遺憾,祝福天下得父母也能遠離煩惱,有孝順的好兒女。
回饋講評
法師結語
在此時選擇加入念親恩的用意,就是希望大家能回想一下,我們為人子女可能疏忽的平常小事;看了影片後,心中總會感動,回家後面對現實生活,六根接觸六塵時,無明煩惱就在塵世中生起,又會心冷而忘記感恩及感動;平時總覺得待父母平常心而已,沒有特別去感恩及對待,也常常不知如何去面對父母的嘮叨,及父母的病痛,不知同理心回報,但是本來該做的事能做好,就是最好、最不容易的事;學佛後才慢慢知道回饋,使母親高興,懺悔自己言行,也懂教父母念佛,如何面對往生大事,幫助六親眷屬,如何認識佛教,如何在父母有生之年好好報恩,一方面也可教導下一代,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孝順要及時。每位同學的個性不同,孝順父母表達的方式和效果大不相同,但目標確是一致的,希望下次有更多樣的心得讓大家分享。